《汉学大系》编辑出版座谈会在文学院214会议室召开
发布时间: 2013-03-11

    201335,由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负责筹办的《汉学大系》编辑出版座谈会在文学院214会议室召开,朱存明院长、张玉勤书记、黄德志院长、王志明院长、王建院长、刘永宁院长、赵明奇馆长等出席了座谈会。

    朱存明院长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和编辑出版《汉学大系》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并就组建研究队伍、相关人才引进和举行专家论证会等问题做了说明。随后,大家就《关于编辑出版<汉学大系>的计划(讨论稿)》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该计划意义重大,具有可行性,认为结合学校资源优势,编辑出版《汉学大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等具有重要作用。讨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汉学大系》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权威性。专家一致认为,编辑《汉学大系》应确立明确的编辑思路、统一著作体例,对入选著作设立高标准,要站在相关学科的最高点和最前沿。王建教授指出,这套丛书不是汉文化的普及读本,因此应集中全国各方面优势资源,参照南京大学《中国历代思想家评传》丛书的运作模式,依托海内外同行,把这套丛书做成精品。同时还可以聘请每个学科和领域中的权威性专家组成编辑出版《汉学大系》的学术委员,有些书稿还可请他们亲自撰写;应充分重视海外汉学研究资源;《汉学大系》相关著作的出版应选比较权威的出版社,这对于提升《汉学大系》的学术影响力有重要作用,一些新成立的出版社不具备这方面的作用,等等。赵明奇馆长认为入选《汉学大系》的著作也可以选一些已有著作,让作者再进一步加工、提升。

   2.强调编辑出版《汉学大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持久性和艰巨性,应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赵明奇馆长认为,《汉学大系》规模庞大,涉及学科众多,有可行性,但不能操之过急,在编辑出版、书稿入选、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的部署和安排。专家建议可以先成立一些相关组织机构,如事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建立资金和制度等保障机制,使整个出版工作先行运转起来,酝酿出比较成熟的出版、设计方案,然后分学科领域聘请相关专家召开咨询会和论证会,以确立哪些著作可以入选,哪些人可以担任作者等。

   3.对“汉学大系”的名称、内涵及所涉及学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些专家认为“汉学大系”这个名称有歧义,因为“汉学”这个名称在海外学术界有其确定的内涵,即指海外学者对中国学的研究,这已约定俗成。近年来有些学者(如李学勤教授)认为研究汉代的文化和思想也可称为“汉学”。因此,取名“汉学大系”显得不太准确,应再进一步思考。王志明院长指出,“大汉艺术理论与设计”这个名称也存在歧义,如“理论”与“设计”的关系如何处理?“大汉”是指汉代,还是指汉族?这些问题还须进一步思考。张玉勤书记认为《汉学大系》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太多,应相对集中,有所侧重;也可以先出几本优秀著作,做出示范,对不同的学科也不必拘泥固定的数字,好的著作多的领域也可以多出几本,等等。王建院长认为有些领域存在交叉,不可分开单独研究,比如将汉代元典释义与思想家分开,在具体研究和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不便,等等。

   4.大家还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黄德志院长认为,入选《汉学大系》的著作应经过严格筛选,成熟一本出一本;同时还可以争取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国古委会资金的资助等。张玉勤书记指出,《汉学大系》应请一些顶级专家,但限于各方面条件,这些顶级专家是否愿意担任其中一些书稿的撰写者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请这些顶级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的委员,请他们对具体工作作出指导,具体工作可以请一些研究能力突出的中青年学者担任。刘永宁院长指出,还可以结合《汉学大系》,制作一些音像资料来宣传汉文化研究,以扩大《汉学大系》的影响力等。赵明奇馆长认为,《汉学大系》涉及到很多古籍,有些常用古籍的使用可能会涉及到版本纠纷等问题,在出版时可以使用辑录等方式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在海外著作的翻译方面,赵馆长认为可以借助我校外语学院和相关校友的资源,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参与这项工作。

   最后,朱存明院长对各位专家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本次会议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表示了衷心感谢,各位专家也表示将尽全力支持《汉学大系》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并对将《汉学大系》作成一项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精品充满信心。

 

                                                                              记录人:王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