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 2009-03-02
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
 
徐放鸣  赵明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的汉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史有确证,世有公认。近年来,有关研究如雨后春笋,骤然增加。但是,谈共性的多,谈一般的多,具体研究特定地理单元,例如苏北文化个案这样的项目相对地比较少。在文化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在建设江苏文化强省的现实背景下,从学术层面上,就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组合形成、文化特征、历史贡献与如何弘扬作一些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汉文化的涵义
  文化圈学说是一个三维的理论综合体。第一,在空间概念上,因一定文化中心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而形成的区域文化范围,就是区域文化圈。例如今天的徐州文化圈,就跨出行政范围影响范围波及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第二,在时间概念上,因一定的历史文化高峰波段而形成的时间文化范围,就是时代文化圈。例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两汉文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都是不可重复的时代标志。第三,在人际概念上,因一定的缘分组合因素而形成的事业圈和交际圈,就是社会文化圈。历史上的先秦诸子、竹林七贤、扬州八怪,我们今天的亲友、战友、演艺圈、新闻界等都是以不同缘分组合的人际文化圈。天时地利人和三维之体环环相扣,上下链接就形成了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人类文化史。
  基于文化圈理论,我们初步认为,江苏的汉文化是西楚两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的一批优秀人物,上承炎黄文化的优良传统,秉持本土文化的纯厚优势,融合先秦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在斗争与发展中成长、成熟起来的文化综合体。它是两千年封建文化的先声,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时代标志和地理单元,有鲜明特征,有深刻的内涵,有久远的影响。以刘邦、项羽等徐州人(历史上宿迁长期隶属徐州府)为核心的政治人物组成的英雄群体对祖国文化、世界文化都有杰出的贡献,研究其积极意义,弘扬其正义精神,有助于我们富国强兵,雄踞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认为,在我国沿海经济链中,淮海地区是早期历史上最富强的一环,而现在则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无论是振兴地区,还是凝聚国力,探讨江苏汉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对振兴江苏经济、建设文化强省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汉文化的起源
  作为历史时期淮海地区所形成的汉文化,不是固立存在的。它的形成是在时空因素下多元组合、交融、衍生出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新文化。追溯这个历史过程,分析这些环境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汉文化的历史地位。
  1、形成汉文化的地理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在先秦、秦汉之所以能逐步形成汉文化,自有其特殊的“风水”,即特殊的地理环境。《尚书·禹贡·徐州》的记载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其一,上古时期,生活在淮海地区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大禹的率领下,以不畏艰难的精神,以人的力量战胜了自然灾害,获得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其二,那个时期,这里土地肥沃、植被丰厚,农副产品出产丰富,进贡的祭品、食品、日用品和服饰原料等都很丰饶。
  其三,那个时期,这里的水上交通很发达,可以直通河洛关中。《尚书·禹贡》还记载扬州的贡品“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物资也是从这里转途的。后来,秦始皇东巡,北上泰山封禅,南下会稽祭大禹陵,都是从这里分向转道。
  有关彭城的文字记载,现存最早的确切史料应是鲁国的编年史《春秋》。《左氏春秋传·鲁成公十八年》曰:“夏,楚子、郑伯伐郑,鱼石复入彭城。”鲁成公十八年为公元前573年,据此,徐州古城距今2581年,比苏州阖闾城早59年,可以说是江苏省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另有《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周穆王密令楚国伐徐,徐国首领徐偃王率众败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则证明徐州城市史当在2800年以上,可以说是全国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又据史念海先生考证,彭城不仅水路交通便捷、陆路也很发达。从这里通往全国的路线主要有八条:一、西过砀山、睢阳西行,以至洛阳、长安诸地;二、经山阳西北行,以至定陶;三、经蕃、薛北行,以至鲁国、济南诸地;四、经东海东北行,以至琅邪;五、经淮阴循邗沟南行以至广陵,渡江至全稽;六、经临淮、阴陵、东城南行,自丹阳渡江,以至江东诸郡;七、西行可至陈国淮阳;八、西南行渡淮,以至九江、寿春。
  据考证,彭城历史上曾经有四次作为诸侯国的政权中心所在地。它们分别是夏商时期大彭氏国的国都;战国末期宋国的陪都;西楚政权时期的王都和两汉时期的王都。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很讲究地理条件。彭城居淮海区域之中,依山傍水,交通四方,被诸侯王选为国都可以说并非偶然因素。
  彭城“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城邑环山绕河,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文献史料中,涉及徐州、彭城字眼的战事,竹简帛书白纸黑字言之凿凿者就有260余起,可见其在军事地理上的区位优势。
  彭城北距邹鲁儒家思想发源地约300华里,西南去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家乡亦300华里左右,二位先哲曾多次在彭城西北八十华里处的“沛泽”相会,交流思想,切磋观点,铸造中国人文意识。另据有关人士考证,“孟子是在宋都彭城首次提出‘性善论’,而不是在齐国都城临淄提出来的。”亦可见彭城是淮海地区,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中心。
  正是因为彭城的周围有广阔的发达的经济作支撑,有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作交流,所以它逐步形成了区域政治中心,军事要塞和文化重心的地理优势。也正是这些具有优势的地理环境为承前启后的汉文化之诞生提供了历史舞台。
  2、形成汉文化的历史因素
上古之世,泰山之南“众水归淮”,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的淮河流域是南北两大文化体系融会的洞房,也是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如果说上古先秦黄河文化之母与长江文化之父的连理,产生了日后的汉朝文化,乃至汉族文化,那么作为汉朝文化先声出现于淮海大地的江苏北部区域文化则是本土的彭祖文化、徐夷文化与南北体系的齐鲁、中原、楚、吴越文化交融衍生而来的。尽管这种特定时期特定地理单元的区域文化随着全民族文化的发展,从名义上有些淡化,但它的精神仍然是中国人文思想的瑰宝,我们有必要认识它形成的历史因素。
  ①本土文化的哺育
  上古先秦淮海地区存在着无数个方国,而其中心地区则主要是大彭氏国和徐国(徐夷)的封地。这两个封国在当时都属于强大、发达的地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铸就了汉文化的基础。
大彭氏国的始祖人称彭祖,姓篯,名铿,是黄帝的后裔。据《徐州志》记载,铜山县义安山(距今徐州城区25华里,又名大彭山)下有“大彭村”,又曰“大彭集”,大彭氏国故地;徐州城就叫“彭城”这与大彭氏国的历史存在有直接的关系。
  从古到今,彭祖一直被人们尊奉为长寿之星,传说他活了八百岁。屈原、庄子、荀子、刘向等许多历史著作中都有关于彭祖长寿故事的记载。道家方士还尊崇彭祖为神,附会之说更是纭纷不绝,以至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彭祖文化现象。彭祖文化可以说是由彭祖开创,经其后学、崇拜者、研究者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具有华夏传统特色的养生文化,是人体生命科学的一支应用科学,在烹饪、导引(气功)和房术方面有所建树。上古先秦之时,世界性的洪水大泛滥过后,中原及黄淮地区仍没有逃脱水患的淫威。再加上战争掠夺、疫疾流行等其它不利因素,说明彭祖时代的生存条件是非常艰苦困难的。历史古籍记述彭祖“寿高八百”未必尽信,然春秋时代活了八十多岁的蹇叔并未以长寿著称,而独有彭祖被奉为长寿楷模,说明彭祖长寿是确实的,他战胜恶劣的环境,创造生活的技艺是十分可贵的。
  大彭氏国虽然消亡了,但彭族人由于其顽强的生存能力继续繁衍下去,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诸如彭蠡(鄱阳湖)、彭山、彭水、彭原、彭池、彭溪、彭泽等都与彭祖文化有关,徐州城市历代建有彭祖井、彭祖宅、彭祖祠、彭祖墓,也说明后人永远怀念这位大彭氏国的创始人。中国厨师行业尊彭祖为烹饪鼻祖,更说明彭祖文化之不朽。
  上古先秦时期生活在淮海中心地区的另一个部族或封国:徐,徐州的得名即源于此。它的历史存在也和汉文化的产生直接相关。早在6000年前,徐族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先进的本土的原始文化。时至周代,雄踞一方的诸侯徐国兴盛起来,统辖淮、泗流域“地方五百里”,臣属“三十有六国”。徐国首领徐偃王不满周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穆王命南邻强楚伐徐,夹击徐国。徐偃王“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他率民北走,至彭城武原县东山下,追随的百姓子民仍以“万数”。从二十世纪以来,淮海地区和江西、浙江等地出土的大量“徐器”来看,其工艺之先进无论是在外观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超过当时吴、越的水平。齐人伐徐时,徐能“赂以甲父之鼎”为求和退变之计,可见徐产青铜器在当时的名贵。从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诗经》、《左传》、《史记》等文献乃至掺糅着神话成份的传说中,可以知道徐国有过显赫的历史,创造过璀璨的古代文化,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应属于源头之水的一部分。我校罗其湘教授研究徐福东渡,得出日本家族有徐族后裔的结论。日本学者饭野孝宥亦认为如此。还有一些研究太平洋文化的学者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太平洋文化的发祥地,美洲的母体文化奥尔梅克文化即是由徐人迁徒带去,新生衍化而来。19
大彭国和徐国从名义上都消失了,但彭祖文化与徐文化在本土的影响都是永存的,它们以勤劳智慧、勇敢奋进,不屈不挠为精神滋润了淮海大地,哺育了淮海儿女,为汉文化的诞生播下了种子。
  ②黄河文化的培养
  淮海中心地区上古先秦之世北界邹鲁,西接梁宋。邹、鲁、梁、宋均属黄河文化体系,在长期的交往中,黄河文化对汉文化的形成亦有培养之功。
泗水发源于山东东蒙山,是上古先秦南北交通的重要孔道,齐鲁文化的南传亦主要沿泗水而下。泗水经古沛县(今沛县城东)、留城(张良封地,沦入微山湖)、到彭城,又折向东南流,经吕梁(今铜山县吕梁乡)、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合沂、沭二水,汇入淮河。
  据《庄子》记载,孔子曾多次“南之沛、见老聃”,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构造中国历史人文意识的基础。《庄子》还记载孔子在吕梁洪观瀑,教育学生的事迹。吕梁洪至今仍有“悬水村”、“晒书山”、“圣人窝”等地名存在。明人秦凤山认为《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发生在吕梁洪,于是建了“川上书院”。吕梁工部分司员外郎张镗还建了“孔子观道亭”,以纪念孔子。此外,亚圣孟子在宋都彭城会见滕子,首次提出性善论,也具有相当可信的事实作基础。由此可见,齐鲁文化对淮海中心地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难怪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说:“徐方,邹、鲁旧国。汉兴,犹有儒风。”
  类属黄河文化的中原地区对淮海中心地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甚至三秦、巴蜀的文化也是通过中原而影响此地的。零碎的固且不谈,但从肇兴龙飞帝业的刘氏家族从中原地区迁居丰沛,就足见这种历史影响了。
刘向《高祖颂》曰:“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说明刘姓自尧得姓,夏代有刘累率族徒居河南;周代又有刘氏居于今河南洛阳一带。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士会的后裔留居于秦,恢复祖姓为刘,其后迁居河南开封,再东迁至丰沛。汉高祖在草创天下的过程中,谋略所出多源于功利,这和三秦人的民风习俗是相近的。黄河文化多经获水、汴水从淮海中心地区南传,这种长期的染化不能不说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培养。
  ③长江文化的补益
  先秦之世,淮海中心地区彭城周围先后被宋、齐、吴占领,但最终还是被沿江而下,吞并吴越,又乘胜北上的楚国兼并。楚国原本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子爵小国,公元前573年,晋楚之争,楚虽败北,但对彭城留下了强烈的占有愿望。从公元前700年起至公元前447年,楚先后灭申、萧、梁四十多个小国,疆土已为春秋列国之首。战国后期,宋国统治者腐朽无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消灭。齐灭宋,触怒了其它诸侯的利益。于公元前284年,诸侯推秦为盟主合纵伐齐,齐几乎灭亡。楚从胜利果实中分得彭城、沛,终于圆了300年前的宿望。彭城属楚这一段时间从宏观上来看并不长,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六十余年,但其影响在彭城以及西楚地区是非常深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楚国先祖与大彭氏国始祖同为陆终氏之后。陆终三子彭祖是季连的哥哥。季连是楚人先祖。因此,在宗亲血脉意识特别浓重的上古时代,这种血缘与地缘上的感情融合,有很强烈的必然性。
  其二,楚国文化的先进发达与通俗易懂,不难被广大民众接受。彭城地处洙、泗以下,受孔孟熏陶、承邹鲁遗泽有天时地利之便。但孔孟之学博大精深,含蓄玄奥,有闻后“三月不知肉味”的底蕴,这种阳春白雪,很难被一般民众体会。而楚风淳厚,楚俗朴直,楚辞口语化,一旦被民众接受,便很容易普及开来。出生于丰沛的汉高祖刘邦与家乡在下相(今江苏宿迁市)的项羽同说楚语,同唱楚歌,便是证明。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中多用助词“兮”字,与屈原楚辞如出一辙,可见楚文化对彭城及其周围地区的深远影响。
 
 
  三、汉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在本土文化的哺育下,在黄河、长江南北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历史的大转折关头,汉文化以其充分地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在淮海大地应运而生。它的初期代表人物是刘邦和项羽及其主要追随者。这一批英雄人物亦文亦武,传承了文明的历史、创造了崭新的社会、发展了中华文化。
刘邦生长在彭城西北约一百华里的徐属丰县、沛县。项羽的家乡在彭城东南约二百华里的宿迁。丰沛、宿迁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是属徐州管辖,至今在经济、文化上仍属于徐州城市的辐射范围。台湾徐州乡亲联谊会范围仍然是旧属徐州府八县,包括丰沛、宿迁。从楚汉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到十面埋伏打垮项羽主力;从张良吹箫楚歌四起,到霸王别姬,自刎乌王。这些斗争都是围绕西楚首都彭城进行的。在彭城及其周围地区许多杰出人物表现出来的军事艺术和政治智慧,给历史留下了永恒的思索。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词汇,汉人、汉族、汉语、汉学之所以称“汉”,其语源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朝四百年基业这一段灿烂辉煌。汉朝的宏伟基业是汉高祖刘邦率徐州一班文臣武将所开创,因此,龙的传人生生不息,龙的文化芬韵远扬,追溯求源,徐州地区是中华文化血脉长河的重要源头之一。
  1、汉族文化的形成
  汉人是汉族人的省称。汉民族的形成由来久远。根据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和学者们的多方论证,一般认为,汉民族是由上古三大民族集团: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始则相互角逐,继则和睦相处,终则融合同化而成。秦王朝建立,周边地区曾一度称之秦人,但秦朝短命,不成气候,历史影响并未形成。汉王朝是承大乱之后建立起来的,不仅在地理上大一统,而且在思想上也是大一统的王朝。经高祖时期创立,文景时期经营,武帝时期发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繁盛空前,“书同文,行同伦”,“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在北和亲匈奴,南安抚百越,通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汉人、汉族的称谓在形式上逐渐固定下来,流传下去。后来经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及满清王朝,汉民族与其它兄弟民族一起仍在相互角逐,和睦相处,融合同化这一历史逻辑下互补互助,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了具有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这其中,唐朝的兴旺,一度曾有取而代“汉”之势,终因“汉”字浸润深透、底蕴渊博、深入人心、声名久远而沿用下来。至今,许多外国人把中国语言称为“汉语”,把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称为“汉学”,中国文化称为“汉文化”,也能证明汉人是中国人的主体,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汉王朝的历史影响经久不衰,魅力永存,也能证明出生在徐州的汉高祖一代人文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
  2、汉朝文化的形成
  汉朝之所以称汉是因为刘邦被封“汉王”,称帝后沿用不改而来。汉朝于公元8年曾被外戚王莽纂位。公元25年,汉光武帝又重建汉朝。至公元后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共历24帝,统一天下400余年,是寿命最长的封建王朝。
  “非刘氏莫王”的政治格局未免有家天下之嫌,然而,从区域文化影响角度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江苏区域文化的输出。汉王朝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她以血缘、政治、经济和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熊熊烈火,熔化黄河、长江两大南北区域文化的隔阂,消除中原与四夷人民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重铸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经过汉王朝四百多年的统理,不仅使疆域之内的背景各异的民众认同了汉族这个共同体,还对周边少数民族和兄弟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这一时期汉民族继承了她的前辈华夏族海纳百川的气度,形成了善于吸收、包容、融汇外来民族的民族特性,使龙的传人这个中华共同体越来越健康美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江苏人创造了汉朝文化,苏北大地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通过汉朝文化、汉族文化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炼,汉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狭义的江苏北部的区域文化,它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有了更深厚内涵的广义的中华汉文化概念,这就是以汉朝文化为基体,汉族文化为主体,汉字文化为载体的大文化体系。有三层相包容的意思:
  第一层:核心层是汉朝文化。是总结百家学术吸收各种区域文化而形成的中华正统文化。上承华夏文明,下启中华大家庭之曙光,是中华文明的基体。
  第二层:主体层是汉族文化。汉族是个气度恢宏,心胸开阔的伟大民族,汉族文化是由上古多民族文化多元组合、再经中古,近代多民族补充汇合而成的,在世界文明史上生命力最旺盛最持久的文化单元。她宽恕仁爱、和平中庸,是以真诚、善良,向美向上为德性的民族文化。
  第三层:放射层是汉字文化。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几种文字之一,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古巴比伦文字都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消亡了,而汉字经久不衰,且有在计算机时代更加兴盛的势头。汉字文化圈包括东亚、东南亚、华侨居住区等汉语使用区域。尽管日本出于偏见鄙视中国,却怎么也无法清除中国历史留下来的这种不可磨灭的影响,因为离开了汉字,日本人就无法思考。根据世界史比较,可以说中国汉文化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最长,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文化。
  3、汉文化的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统治阶级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统治地位的思想”,在考察历史运动时,应该“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由于先秦时期徐州是中国思想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中心地区,是文化交流、交通往来最便利的地区,是生活技能开化最早的地区,是最高统治集团核心人物的出生地和事业发祥地,所以,这里的文化习俗具有融会古今的综合性,南北共塑的典型性和百家合璧的多元性。
 
  三、汉文化的历史贡献
  发端于江苏北部的区域文化经过汉王朝的统理、演进发展为民族文化、国家文化以后,其所作的历史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其一,在人文思想方面,汉朝文化奠定了儒家正统、道佛两翼三足鼎立的意识形态基础。汉初,承大乱之后,朝野上下人心思静,要求社会安定,以休养生息。因而,黄老的清净无为思想得以滋长,以至大行于世,出现了为史学界所称道的“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取董仲舒等人之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传述儒家经典,于是儒家思想得以大行于世。儒学在汉代由于特定的政治气候一跃而至“独尊”地位,及至古文经学的出现,使汉儒研经之风大变,形成了“汉学”。汉学的中心是经学。这种“中心”地位和由此而形成的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领域的统治地位,贯穿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东汉时,佛家思想传入,徐州同样是繁盛地区之一。史书上记载最早的一条佛事,就是楚王刘英好佛;其它如:下邳相笮融大建浮屠寺;中国第一位比丘尼是徐州人;第一部佛典目录学著作是的作者是徐州人僧佑,以及后来北魏时期孝文帝亲自到徐州来请高僧到首都去讲学,都说明江苏北部在人文思想领域是非常活跃的地区。
  其二,在政治体制方面,汉代率先打破王侯有种的俗论,为后代君王起到借鉴作用。魏文帝曹丕曰:“昔高祖脱衣以衣韩信、光武解绶以带李忠,诚皆人主当时贵敬功劳效心之至也。”晋武帝司马炎、北周高祖宇文邕、隋文帝、唐太宗李世民一方面敬佩汉高祖任贤与纳谏的德行,另一方面警戒自己勿杀功臣,要注意君臣相酬之道。明太祖朱元璋与汉高祖刘邦“均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更从刑法、食禄等多方面加以对照,引为深戒。清乾隆皇帝御批《纲鉴》则褒贬楚汉人物,点评楚汉得失有近二十处之多。毛泽东对刘邦项羽研究最多,他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他还分析“汉高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毛泽东是位诗人,他对刘邦的《大风歌》特别欣赏,称赞“写得很好,很有气魄。” 其它诸如历代宰辅、诗人、作家对刘项的研究评价更是数不胜数。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汉高祖以平民登帝位……开创了一个古今未有的局面这是无疑的。”31大史学家钱穆先生亦说:“汉高祖代表着中国史上第一个平民为天子的统一政府之开始。汉武帝代表着中国史上第一个文治的统一政府即士治或贤治的统一政府之开始。”“秦国的统一,只是旧局面转换到新局面之最后一步骤,必待汉高祖以纯粹平民为天子,始是正式的新时代之开始”。二位先生评价甚为恰当,足见汉文化对中国历史政治的巨大影响。
  其三,在军事哲学方面,反抗暴秦与楚汉相争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典型的范例,尤其是心理战术的成功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战争智慧的宝库。这方面事实与传说,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张良在下邳圯桥拾履,得黄石公传授兵书,因而足智多谋,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垓下决战的关键时刻,张良运用心理战术,教士兵夜唱楚歌。楚歌四起之时,江东子弟思乡油然,军心焕散,不战自垮。项羽斩宋义,以五万之众渡河与章邯二十万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决战,渡河后,破釜沉舟,以死相拼,靠的也是心理因素。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利用的是敌人疏于心理防范,而背水一战则是公然表明后退是没有活路的,客观上造成克敌制胜的心理优势。他如沛公避实就虚,礼遇降将;先入关中,约法三章;鸿门宴上服软就小,打的也是心理牌。至于陈平屡出怪招奇计,更是心理战术的灵活运用。
  秦汉之际在军事哲学方面的内容是楚汉文化在战争中的反映,它升华了指挥艺术,从心理角度增加了战争智慧。至今我国仍然十分流行的象棋,就是以“楚汉相争”为文化背景,以“楚河、汉界”为敌我界线的一种以心理活动为主的斗智型的娱乐活动,可见汉文化的影响经久不衰。
  其四,在道德观念方面,刘邦与项羽的行为对比,给中国道德崇尚留下了千古话题,给人的品质是非树立了标准。项羽在战争中是失败了,但千百年来依据传统道德,他的形象并不亚于刘邦,历朝历代享祭不断,歌颂不绝,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项羽勇猛顽强,身先士卒,仁而爱人,品性率直是老百姓理想中的干部形象;项羽爱情专一,忠贞不二,是老百姓心中的丈夫形象;项羽鸿沟划界,信以为真,是老百姓眼睛中的朋友形象;项羽自刎乌江,羞见父老,是老百姓追求的君子形象。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颂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国难当头渡江之际怀念楚霸王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宋朝统治阶级没有羞耻之心。一出《霸王别姬》,可谓中国爱情悲剧之首,千古流传,代代不绝,可见人民对项羽的道德品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观念的进化,人们对历史是非的评价随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对刘邦、项羽的评判也将代代相传下去,这都无可辩驳地说明汉文化的历史影响与社会存在。
  其五,在语言文学方面,汉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闪光的节点,留下了许多永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成语破釜沉舟,典出项羽以必胜的信心砸锅沉船与秦军拼死的事迹;暗渡陈仓,典出汉王掩人耳目,潜出西川,以奇制胜的事迹;衣锦还乡,典出项羽所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约法三章,典出汉王、萧何为安定三秦民心,制定律令,互相约束的史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事出鸿门宴上范增指令项庄假意舞剑、伺机行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则是韩信感慨自己英雄末路可悲的下场;季布一诺,又曰“千金一诺”,是因季布特别重信义,有“千金易求,难得季布一诺”的口碑而来。他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愧还江东、魂归故里等成语典故更为人民群众熟悉引用。这些成语典故语言简洁明了,信息量大,表达丰富准确,有广泛的普及率和极强的生命力。
  汉代的赋体散文,章华辞丽,气势恢宏,在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历史范本。乐府诗歌体察民风,承前启后,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还有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不仅有关上古的内容得到传承和整理,就是有关汉文化的内容亦十分丰富。诸如刘邦出世、樊哙与狗肉、张子房铁箫散楚,韩信九里山布阵、项羽与乌骓马,戚姬范的传说、虞姬与美人巷,不胜枚举。可以说西楚两汉时期的每一个重要人物,每一处重要地点和每一个重要事件几乎都有人民群众绘声绘色、根据自己的好恶添油加醋的编创。这些内容表现手法多样,传奇色彩浓重,主题思想包含对后人的历史教育、道德培养、文化熏陶和乡土感情的培育。尽管它有虚幻成分,有粗俗现象、有娱乐因素,但在资治、存史、教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其六,在艺术创作方面,舞台艺术上的戏曲题材中亦有大量的楚汉内容,经典之作悲剧有《霸王别姬》、喜剧有《高祖还乡》,正剧则有《追韩信》、《斩韩信》、《鸿门宴》等。这些题材扣人心弦,启人思索,再经表演艺术大师们发挥创造,几乎成了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常青树。绘画与雕刻艺术方面最典型的是汉画像石。被世界艺术大师们喻为形象化的社会史。在没有影像传媒技术的时代,以写真地手法,表现神仙世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场景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有,汉文化继承发展了炎黄先祖的图腾文化,将龙凤形象人格化,形成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象征。马王堆汉墓帛画上引导亡灵、镇邪驱魅的四龙四凤等,都表现了龙凤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特殊功能。汉代学者编造刘邦的母亲泽坡遇龙受孕生了汉高祖这个“龙种”,从此以后的历代封建帝王,无不将自己饰说成“真龙天子”;王侯将相乃至寻常百姓,无不用龙凤之祥祈福于家。悠悠数千年,至今不衰,足见龙凤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其七,在传统教育方面,汉文化在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方面从人文素质层面上发展了存史、教化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发挥过主导作用的汉文化已融入全民文化之中,但楚风汉韵并没有从淮海大地上消亡,有情有义、不屈不挠,被具有英雄主义特征的江苏人民世世代代继承下来,历朝历代出了不少英雄豪杰。据有关人士考证,江苏北部淮海中心地区徐州八县籍的开国皇帝就有八个半。除秦汉之际的项羽、刘邦而外,尚有汉更始帝刘玄、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南朝宋武帝刘裕、五代梁太祖朱温、南唐国君李昪以及数典忘祖只能算半个的朱元璋。另有抗金英雄赵立、魏胜、抗倭英雄刘江、反清复明的闫古古、万年少,抗日捐躯的杨泗洪和舍命刺杀大汉奸汪精卫的孙凤鸣等,都是淮海大地培养出来的伟烈丈夫。在日后的抗击外来侵略和反抗残暴统治中,淮海人民始终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而闻名国内外,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在日后的抗击自然灾害、重整大好河山劳动中,淮海人民也始终表现出“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激情,使得黄河,淮河安然顺畅,造福家乡。
  其他诸如在天文、地理、医药、体育、造纸等许多方面,汉文化的历史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今天,全球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西方势力正在加快文化霸权主义的节奏,中国文化必将经受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三重冲击。尤其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将影响年青一代的思想意识,削弱传统人文精神。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旗帜下,外国势力实际上在推销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这是外国文化立足中国的难点,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优势。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特点,更具有超时代性、超地域性特点,汉文化具有内在的主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在建设新世界新文化中仍然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建设文化强省、增强江苏文化竞争力而言,加强汉代文物保护,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象关心老工业基地一样,继续关心曾经作过历史贡献的汉文化发祥地——徐州;加强旅游开发,支持苏南苏北旅游资源一体化战略;加强文化研究,为舆论宣传提供学术保证;加强人才培养,保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可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徐放鸣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教授、硕导;
  赵明奇:民进会员、徐州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