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王健教授科研成果简介
发布时间: 2009-03-02
        学术论文:
  黄老政治伦衍进的理论向度与学术趋势 《中国文化研究》2008-1
  祠灵星与两汉农事祀典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史》2008-4
  浅论东汉潜夫议政传统及其历史影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3
  试论汉代伦理制衡的制度依托和话语形式 《徐州师大学报》2008-6
著作:
  《潜夫论新注通说》,《国学新读本丛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在晚周以来百家交融的历史语境下,黄老学派吸纳诸子精华,对各家政治伦理系统作初步整合。这集中表现为:黄老学者以道德兼采仁义的伦理大整合;重释道家传统的无为政道,并将道家术数思想改造为君主固权用贤的价值原则;倡导重文德、抑事功的治道伦理和崇俭、贵柔的君道观。从思想递嬗角度看,黄老政治伦理的建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秦汉之际百家传统交汇融合的文化趋势;在历史实践层面,则为汉前期政治运作提供了伦理准则和施治规范,最终促成黄老政治局面问世,并且对汉政向伦理政治转型也有推助之功。
  王符是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思想先驱,在中古史上开创了独特的“潜夫议政”传统。《潜夫论》焕发的理论勇气和思想锋芒,不仅在崔寔、仲长统和荀悦等人著作中激起历史回声,汇成汉末社会批判的文化潮流;而且也启迪后世布衣士人著书立说、奋起进行社会批判,影响十分深远。思想者的批判功能并未有穷期,社会批判也是任何健康社会所必备的文化机制。
祠灵星是两汉农事祀典的主体制度之一,在古代礼制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本文分别探讨汉代祠灵星的祭祀对象、仪式主体内容、举行时间和制度渊源等仪式建构问题,考辨祠灵星与雩祀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述灵星祀典的信仰背景及其制度变迁。
  伦理制衡是指运用儒家伦理原则来约束、规范皇权的制衡方式,是汉代伦理政治形态的基本机制。在汉代政治体制下,伦理制衡的制度依托主要有君主教育制度、廷议制和上书言事制等,是为制衡实现的外部条件。汉儒将传统君道、治道学说与社会思潮结合起来,借助于天道灾异、圣王之道、《五经》之论等话语形式,抒发政治规谏和伦理批评,是为伦理制衡的理论依据。两汉时期的伦理制衡,对君主政治良性运作起到了重要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潜夫论新注通说》一书在充分吸收旧注精华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学术界最新成果和著者心得,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新注。并且用较大篇幅解读该典籍的基本思想文化内涵,评述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就如何阅读该典籍进行方法论上的引导。通过翔实的导读内容,以批判分析的态度,力求为阅读者指点研习《潜夫论》的学术门径。